你焦虑吗? 时间:2023-02-27
图片


(△卫君原创图片,转载需要授权


当你听到这些话或者想到这些事情时,会有什么感觉。当想到事件已经或即将进展不顺利时,父母/老师/老板的脸色,旁人的闲言碎语,会有什么感觉。当想到这些时,那些不踏实、不确定、难以掌控的不愉快就涌上心头,甚至开始出现心慌、出汗等身体反应。


这,就是焦虑。


焦虑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当我们因为对未来的结果不知道、不清楚时,会出现担心、着急、不放松或急躁等情绪反应,焦虑没有明确固定的对象。有明确固定对象叫恐惧,比如怕蛇,怕血等。



焦虑的作用


远离危险

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性认为“焦虑”是一种问题。实际上,焦虑能激发和调动自身的能量,用来应付突发事件对自己构成的威胁,督促我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图片


适当的焦虑能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就像野外吃草的小鹿,因为担心猛兽突袭而有一定的焦虑情绪,保持警觉,这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环境中的危险。


有助于社交

同时焦虑还能使人学会约束自己,懂得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不妨碍他人的利益。在社交场合中感受到焦虑能够帮助我们免于冒犯他人;还能避免做那些给自己带来消极影响的事情。


图片



过度焦虑的危害


过度的焦虑会让我们的身体过度紧绷,不能好好休息,不能好好吃饭,甚至影响消化功能,这将造成身体的过度消耗、疲乏。

图片

当焦虑到达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犯更多的错误。另外,他们可能常常因为避免承担社交风险,导致交朋友和找工作困难重重。


焦虑≠焦虑症


出现焦虑是正常现象,而焦虑症这个标签不能随便贴。有些人被贴了标签之后,只要以后出现一点点焦虑就会想到:呀,我真的是焦虑症呀。这样反而更焦虑了。如果焦虑情况超过半年,同时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医生多维评估才能诊断为焦虑症。





那么焦虑有什么症状呢?   

图片


1、过度担心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2、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3、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4、反复倾诉

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并伴随内心焦躁不安,紧张等症状。


5、睡眠质量下降

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图片


6、重温伤害

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7、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8、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9、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图片

10、怯场

有些人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整。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焦虑症状,不必过分担心给自己压力,关键我们该如何去正确面对和处理焦虑症。


那么,当我们自身出现了“焦虑”的情绪,我们自己该怎么处理呢?





焦虑的调节方法   

图片


第一步:我们首先要“允许”

即放下对事件的分析与评判,关注自己的情绪,体验觉察自己面对这个事实的即刻情绪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情绪,都有喜怒哀乐,人出生就会有情绪,有情绪是正常的,情绪是我们灵魂的“触手”,它在尝试告诉我们在面对什么?


第二步:表达我们的情绪

表达情绪就是将内心不清晰的情绪明晰化的过程。情绪的表达方式有语言、文字、音乐、绘画,或是无法表达,堆积成无法控制的力量,就像愤怒会使人使用暴力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学习用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说语言。


第三步:体验、接纳情绪

我们通常能描述自己的情绪,比如愤怒、害怕,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接受自己进入这种情绪。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现实原因回避情绪,抗拒情绪。比如觉得自己居然生妈妈的气而感到难过。虽然暂时压抑会让自己情绪平息下来,但也预示着下一次情绪更大的爆发。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情绪是对我们的遭遇的反应,我们表达是为了疗愈自己,与妈妈无关。我们可以找可信赖的人倾诉。


第四步:调节情绪

当情绪比较强时,懂得运用深呼吸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被情绪淹没失去理智,也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可以成为自己的力量,同时自己又有自主能力。


最后,当情绪过于激烈到了自己无法掌控,甚至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影响自己的生活、工作时,可以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化解焦虑情绪。

图片


如果是他人正在经历焦虑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陪伴对方呢?


当身边亲近的人焦虑时,常常也会引起我们的抵触:

图片

小何妈妈叮嘱小何,出差的时候记得带上她准备好的面包,小何欣然答应。但是没过多久,小何妈妈又絮絮叨叨的开始了“面包,面包,面包……”,一连串的声宛若恶魔的低语,时时刻刻在小何耳边吟唱。


图片


小何不堪其扰,却又无法发作。甚至想着,“忘记就忘记吧,饿了可以随时买,放过我的耳朵吧”。但她转念一想,妈妈感觉很担心和焦虑,是为什么呢?于是她斟酌了一下用语,问道:“妈妈,如果我不记得拿面包,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


经过交谈,小何终于知道妈妈以前那年代有过挨饿的经历,而女儿要出门,她担心女儿的安全,也激活了她以前一些不好的记忆和情绪。


图片


那身边的人焦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节情绪,深呼吸。因为焦虑的人往往会更专注于处理自己的痛苦,或者他们提供的照顾不符合另一方的需求。只有自己能消化自己的情绪,才能关注到对方。


2、关注倾听,注意观察,通过猜测对方心中隐而未现的感受。思考一下:“他现在是什么心情?他有什么需要?”


3、共情,认可对方的情绪,认可对方的感受、想法和行为。它们是合理的、正常的。当你真正理解,你就会知道;“怪不得他会这样。”


4、如果自己也无法承受对方的情绪,而对方又需要人倾吐,需要人帮助、陪伴,甚至化解心中的困扰时,可以寻求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帮助。


图片
-END-

编辑|卫君睡眠医学中心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仅为示意,与文章无直接关联
本文为卫君睡眠医学中心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院指导

电话:4006868238/0771-2410010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48号卫君睡眠医学中心

地铁:1号线-南湖站A出口直行50米

公交:滨湖民族路口(滨湖广场)站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客服热线
联系电话:0771-2410010 400热线:400-686-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