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晚上睡觉前
一次一次的放下手机,决定睡觉
又一次次的拿起手机,再刷一刷
无数次闭上眼睛告诉自己,该睡了
但是闭上眼睛之后
脑子里冗余的事情开始一闪而过
甚至重新复盘一天中发生的事情
身体明明非常疲惫,但怎么也睡不着
又或者,当你决心晚上早睡
早早躺下放下手机闭上眼睛
但这一夜睡的并不安稳
做了一晚上的梦
梦的内容千奇百怪、光怪陆离
甜美的梦境虽然让人回味无穷
但是噩梦的牢笼却也紧紧跟随
在梦里的你有时候力量无穷
有时候又孱弱无力无处可逃
再或者,晚上睡着后,半夜突然醒来
醒来后就睁眼到天亮,怎么也睡不着
当入睡困难、做梦、早醒等等其中一个睡眠问题出现在上班前一天晚上,那么第二天就会浑身疲惫,无精打采。当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又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影响睡眠的因素
易感因素:比如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思虑较多,心中如果有什么事情,就会翻来覆去的想,和个人的性格关系比较大,比如:思虑型人格,有很强的逻辑性,他们总是考虑很多事情,并且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总能发现别人想不到的危险,总是努力防患于未然,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诱发因素:发生了一些应激事件,如:
1、生活中发生重大改变,结婚、离婚、没考好、失恋等等;
2、工作失误、工作压力、或事业面临巨大转变等等。
3、突然发生非常失望和非常害怕(如被偷遭抢等)的事件。
4、还有一些常见的事件,比如学生新的学年开始,学校中的测验或考试,家庭矛盾或家庭经济冲突等。
维持因素:有时候诱发因素虽然已经解决,但失眠问题依然存在,这就是维持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因为睡眠习惯和失眠问题,现在一躺床上还是害怕失眠,所以紧张,越紧张越睡不着。
生物因素:由于长期的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心理或其他社会因素而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没有获得深度睡眠。
当易感因素和诱发因素同时存在,就会引起失眠。失眠之后,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形成了维持因素,甚至有植物神经紊乱,那失眠问题就需要专业的治疗。
|
难以入睡
难以入睡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因为睡眠时间不规律,睡前神经过于疲劳、用脑过度、精神压力大,或是脑子过于兴奋等原因导致入睡困难。
第一,不要把问题带到床上。睡眠不好的人常常会想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明天要做什么事,并且不由自主无法控制的去想。那么你上床之前就可以把要做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写在纸上,告诉自己已经记录下来了,不会忘记,然后呢,就可以停止,不要让自己去想了。
第二,不要设法让自己入睡。当你出现睡眠困难时,很多人都会努力的告诉自己该睡了,让自己努力的尽快入睡,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你想让自己尽快入睡,无形当中就给自己施加了压力。一个人处在压力状态是很难入睡。
第三,睡眠不好的人很多都是完美主义。凡事都要过问,总是对别人做的事情感到不放心。因此凡事都要亲历亲为去做,并且希望把事情做好。所以喜欢胡思乱想,有个什么事晚上就睡不好觉。这跟性格有关,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练习得到调整。
第四,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同时,提醒自己让身体慢慢放松下来。这样做可以让心神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在胡思乱想中纠缠。同时随着身体的放松,就可以起到助眠的作用。
|
多梦
为什么会做梦
睡眠分为两个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
01 闭上了眼睛,但是很容易被叫醒;
02 轻度睡眠,心率和体温下降,并准备进入深度睡眠;
03 深度睡眠,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慢波(阶段3)会帮助我们加强记忆,脑脊液会清除大脑中的代谢废物。
快速眼动睡眠期:这个阶段眼球会快速转动,翻身、易醒,产生梦境。
这个睡眠期脑电波频率变快,而且振幅变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大脑的血流量增加,这会帮助大脑清除很多废物,让大脑更加干净。梦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如果你在快速眼动睡眠期把人叫醒,他就一定会说自己在做梦。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如果你每个晚上都做梦,但是白天精神还不错,做的也不是噩梦,那就没关系,没必要太在意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你多梦,感觉没睡好,或是长期无梦,则需要警惕。
多梦是怎么回事
多梦的人做梦的次数是比一般人增多了吗?
科学家发现,梦特别容易被遗忘,即使保守一点估计,正常人大约有95%的梦不能被回忆。
研究人员对自诉整夜做梦或梦多的人,应用多导睡眠图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他们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伴有做梦的快速眼动睡眠期所占的比例和实际时间也并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多梦”的体验与各项睡眠参数并没有直接联系。
可见多梦的人并不是做梦次数增多了,而是对梦的记忆次数增加了。
多梦的原因
导致多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营养失调、身体疾病等等。
首先多梦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例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都是引起失眠多梦的重要原因。
其次可能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规律,经常晚睡晚起,甚至有熬夜的坏习惯,那么睡眠会多梦也是很常见的。
还有身体疾病也会导致多梦,例如心脏病、肾病、哮喘、消化道疾病,以及骨关节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可以导致失眠多梦。
另外缺乏运动、更年期等也会引起失眠多梦。
多梦的自我调节
多梦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白天的生活和工作,一方面需要到医疗结构检查有无身体方面的原因,或评估自己睡眠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己调理。
1、睡前不要过度兴奋
睡眠属于大脑神经细胞从兴奋到控制的保护反应,睡前过度兴奋会让脑神经很难进入休息状态。所以睡前不要看激烈打斗内容的小说或电影电视,应尽早停止文娱活动。
2、加强运动锻炼
前面我们说到睡前应尽早停止文娱活动,不要剧烈运动。但缺乏运动也是我们失眠多梦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在白天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运动,这有助于我们的睡眠。
3、睡前适度放松
睡前1-2小时可以做适度的放松运动,比如散步、按摩、听轻音乐等,放松肌肉和神经,有助于睡眠。
4、睡前泡脚
睡前用温水泡脚,对大脑皮层有一定的舒缓作用,可缩短入睡时间,缓解失眠多梦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5、不宜睡前进食
人们在睡眠的过程中,大脑神经处于休息状态,自身消化系统的活动往往会减慢,如果睡前吃东西,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肠胃压力,身体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
|
早醒
早醒失眠的原因
早醒型失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精神原因导致早醒:比如白天兴奋、恐惧、焦虑、抑郁或者情紧张、烦闷等都可能引起你的早醒。如果经常早醒就需要警惕自己是否有不良情绪了,需要尽早进行调节。
(2)睡眠节律性紊乱:比如有人白天睡得多,有人晚上7-8点钟就睡觉或者凌晨1-2点睡觉,过早或者是过晚的休息都会导致出现睡眠质量较差,半夜容易醒来难以再入睡。
(3)外部环境原因导致早醒:比如:工作压力太大或者学习压力过大,就会出现情绪波动。睡眠环境改变,比如去陌生地方睡觉总睡不安稳。
(4)不良习惯导致早醒:比如晚上吃饭吃得太饱,或吃油炸油腻的食物,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导致的早醒。睡前剧烈运动也会导致睡眠质量不佳而早醒,睡前喝茶喝咖啡等饮料也是不好的习惯,同样会导致早醒。
(5)身体器官疾病,或者脏腑功能受损或者紊乱都会造成早醒。
容易早醒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
1、中考生和高考生;
2、长期处于高度压力状态下的人;
3、思虑过多的人;
4、适应能力差的人;
5、老年人;
6、抑郁症患者。
早醒该怎么调节
睡前:
1、不做与睡觉无关的事
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不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事,避免在床上看书、玩手机、看电视、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2、注意晚餐饮食
晚饭吃得过多,会给肠胃增加压力,造成胃酸分泌过少,从而出现无法消化的情况,也会影响夜晚睡眠的质量,所以晚饭的用量一定要尽量的控制,保持八分饱即可。同时,晚饭尽量不吃油炸的、香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胰腺、肝、胆、胃的负担,影响睡眠质量。睡前也不宜喝茶喝咖啡等,会让头脑兴奋,同时增加了起夜的几率。
3、白天要适当的运动,学会自我放松,晚上不要剧烈运动。
中老年人要想改变睡眠的质量,在夜晚使睡眠处于高质量的状态,在白天可以适当的增加些运动(有时间的话晒一个小时太阳),切记不要给身体过重的负担,运动一定要保证身体的各部分关节不会受到磨损和伤害,适当的运动,可以让身体处于疲惫的状态,可以提高夜晚睡眠质量。
半夜醒来:
1、切忌刷手机
很多人早醒后无法再睡,干脆拿起手机刷这刷那,不知不觉天亮了,人也彻底精神了。所以,睡觉时最好把手机放远点,或干脆关机。
2、切忌喝凉水
春季干燥,睡觉时喉咙会变得很干,再加上夜间出汗,起夜时不仅有尿意,也会感到很渴,此时建议喝温水,凉水会让人一下子就醒来。
3、切忌开灯
明亮的光线会使我们的精神和身体“觉醒”。所以晚上起夜时,只打开微弱的光亮,比较容易再次入睡,也不会干扰其他正在睡觉的人。
4、切忌看时间
半夜醒来后,确认时间会让人变得焦虑,再次入睡和剩余睡眠时间的双重压力会让人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只要闹钟没响,就不要看时间,有助于顺利入睡。
5、避免生物钟错乱
为了适应昼夜变化,人体清醒和睡眠的节律,我们要尽量避免打乱睡眠节律的行为,尽量做到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6、学会调节情绪
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或是因为其他生活问题导致情绪波动,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找朋友倾诉,做正念冥想,放松训练等等。
如果长期早醒,不仅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还比较伤身体,引发躯体疾病,还会增加抑郁症的概率。所有如果有早醒的情况,并自行调节无果,可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